人像雕塑的起源:
中國迄今發(fā)現最古老的人像雕塑,屬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。原始社會人像雕塑對探討社會發(fā)展進程、研究造型藝術與意識形態(tài)的歷史,具有重要意義,所以歷來深受人們的重視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歷年來出土原始社會人像雕塑較多的地區(qū)。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后,遼寧西部的紅山文化遺址,也有引人注目的新發(fā)現。
人像雕塑的分類:
人像雕塑可以分為陶塑人像,石雕人像,玉雕人面以及骨雕人像等。
黃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,于1977~1978年在河南密縣莪溝北崗遺址發(fā)現,屬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物。頭像用泥質灰陶制成,高約4厘米,頸下部分殘缺;作扁頭平頂、寬鼻深目、前額陡直、突頦縮嘴的造型,具有老年婦女的形貌特征,可能是當時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形象。其塑造技法比較稚拙,但是,從其信手捏成,略加錐劃即現老嫗特征的作法來看,不失為質樸傳神的原始社會雕塑佳作。
石雕人像大致包括圓雕石刻人像和浮雕石刻人面兩類。